73.金枝玉叶13

周不谨书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经典小说网 www.jdxsw.cc,最快更新[综]误入正途.最新章节!

    防盗章, 请于24小时后刷新重试。  陆明琛自不如说,那是景云帝年少时一起长大的好友, 又辅佐景云帝登上了皇位, 那功劳和情分自然是不一样。

    原本逐渐没落的永安侯府因为陆明琛一人水涨船高,成为了京城中炙手可热的权贵。

    这日早朝,景云帝端坐于龙椅上, 神色不善, 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
    昨夜皇帝批完奏折, 解衣脱鞋, 正要休息时, 有人送来八百里加急的公文。

    八百里加急乃是朝廷情况危急采取的传递方式,一般在边关告急或者某地有人造反谋逆的时候才可使用。

    因此当景云帝收到这份公文时,都来不及收拾, 匆匆披上外袍,就让人点起了灯, 坐在了桌前。

    这一看公文, 他的脸就沉了下来。

    蛮族举兵偷袭中原, 攻打了南云八城。

    八城之后,便是燕南关, 燕南关乃是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。

    蛮族一突破燕南关,那关内的百姓便要完蛋。蛮族一向野蛮, 行事作风残暴, 所到之处哀鸿遍野, 百姓痛不欲生。最重要的是, 一旦突破了燕南关,那蛮族的铁骑便可以直入中原。是以面对羌族,景朝绝不能退后半步。

    满朝文武面面相觑,皆是沉默以对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可用的竟然没有一人。

    景云帝气得摔了奏折,一双虎目冰冷的扫过下位的大臣,几位武将的身上。

    有人犹犹豫豫的站了出来,表示近日江南水患,河道决堤,正是需要银两粮食赈灾的时候,不宜大动干戈。

    这话一出,竟然还有一些人附和。

    景云帝的拳头攥紧,手指捏得发白,忍了忍,终究还是个没忍住冲动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
    那位大臣灰头土脸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见景云帝动了大怒,能站在大殿之上的大臣那个不是聪明人,顿时明白了景。云帝是决意出兵的。他们互相交换一个眼神,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景云帝失望这泱泱景国,自己竟然无人可用。

    他叹了一口气,“退朝吧。”

    众大臣伏身行了大礼,鱼贯而出。

    景云帝想了想,对着身边的人道:“陆统领如果回来让他来见朕。”

    景云帝不放心江南的赈灾之事,前些日子就派了陆明琛去守着,几日前陆明琛回到了京城,只是景云帝体谅他一路奔波劳累,特地免了他这几日的早朝,让人回去休息了几天。

    景云帝摩挲着着指上的玉扳指,轻轻地叹了一口气,只怕这次陆明琛是休息不久了,也不知道这小子会不会骂朕。

    第二日。

    景云帝下了旨意,封陆明琛为镇南将军,平叛关外蛮族之乱,即日启程。

    陆明琛领旨谢恩,送走了读旨的太监,转身扶起跪在地上的陈氏。

    陈氏抓住了陆明琛扶住她的手,眼中含着点点泪光,“琛儿,朝中武将那么多不挑,皇上为什么偏偏挑了你!我可……我可就你这么一个儿子。”

    永安侯也不复平日里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,眉头紧成一个川字,沉声道:“昨日皇上宣你入宫,为的就是此事?”

    陆明琛点点头,面上的神色很沉稳,搀住陈氏的手,低声道:“母亲,大景周围强敌窥伺,几位大将军镇守边疆难以脱身,皇上朝中无人可用,我身为陆家子孙,大景子民,怎能置身之外。”

    陈氏怔怔的,看着儿子年轻又清俊的眉眼,身上却透着一股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沉稳,一时间竟然说不出什么话来。

    陆明琛对着服侍陈氏的彩云看了一眼,彩云很机灵的上前扶住了陈氏。

    永安侯凝视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,腹中有千万句话要叮嘱,只是身为父亲,一向摆着长辈的模样,有些拉不下脸来,最终只拍了拍儿子的肩,鼓励道:“好,好志气!果然是我们陆家的好儿郎,陆家祖辈在上,定引你为傲。”不想儿子牵挂,永安侯将心中的担忧掩去,哈哈大笑道,眼中尽是欣慰之色。

    可陆明琛哪里又看不出,这几年相处,他早已经将永安侯夫妻当成了自己的父母。两老不想让他挂心,他又何曾想让他们日夜担忧。

    只是外地入侵,朝中大臣无一人站出,无论是为了他的志向,一家人的平安,大景的安定,他都必须接下这差事。

    “我不在家,父亲母亲就劳你多加注意了。”见太子长琴正望着自己,陆明琛几步走到他的面前,低声道。

    人的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,陆明琛如今对姜清婉的感情暂且称不上一个爱字,却也是真心把他当成了妻子,放在了心上。

    太子长琴点点头,这大概是他生活得最为舒服的一世。锦衣玉食不说,永安侯夫妻两人和善宽厚的性子,待人极好。

    至于陆明琛,说来别人也不会信,两人从成亲到现在竟然也没有圆房,让太子长琴一度以为陆明琛身上有难言之隐。

    陆明琛如果知道太子长琴是这么看自己的,心里只会无奈。

    也许是展老爷子让陆明琛所修行的功法问题,陆明琛这几年过得很是清心寡欲,对于男女之事,并没有太大的**。

    何况姜清婉嫁过来的时候不过十四岁,年龄小得很。身为一个现代人,陆明琛要是下得了

    手,那就叫做禽兽了。

    至于纳妾,这种容易闹得家宅不宁的事情,他也没什么兴趣。

    两人对视,沉默半晌,陆明琛又道,“我留了一些人,你有事,可以吩咐他们去做。”

    陆明琛话中提到的人,指的是在自己身边保护多年的侍卫。这些人是当年战无不胜的陆家将留下的后代,到了永安侯这一代,人数不多,大部分也转向了暗处不说,但无一不是忠心耿耿,武功高深。也只有留下他们,陆明琛才能放心奔赴战场。

    陆明琛还是有些放心不下,想了想,说道:“好好照顾自己,半夜如果身体不适,不要强撑。”他知道对方看起来温温和和,其实内里是个极为坚决执着的人,怕他再出现那次的情况,不免多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太子长琴一怔,低声应道:“好。”他忽而握住陆明琛的手,将手中的锦囊递给了他。

    “刀剑无眼,这是我求来的护身符,你贴身放置,不要丢了。”这护身符其实并非太子长琴从什么寺庙道观求来的,而是他自己制成的物件。太子长琴曾是天界仙人,即使现在修为全无,但知识渊博非常人所能及,用秘法制成一张这样的护身符还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陆明琛微微一笑,心中一片暖意,伸手接过了锦囊,果真按照太子长琴所说的,贴身放好。

    “将军,该准备了。”奉旨成了陆明琛副将的永康安小声提醒道。

    平叛之事十万火急,一刻也耽搁不得,陆明琛自然明白,于是将未尽的话咽了下去。

    目光转向正看着自己的父母二人,他抿了抿唇角,掀起下摆,跪下对两人行了一礼,陆明琛站起身,不再回头,一脚跨出了门。

    陆明琛看着刘三挥舞着手中的长.枪,嘴里骂骂咧咧的朝着另一个士兵冲了过去,神情凶狠,眼中带着几丝血色。而另一个士兵也是咬牙切齿的往刘三的方向直直冲了过去,额头上的青筋只跳,那副样子,就好似与刘三有着杀父之仇,夺妻之恨一般。

    猜想成真,陆明琛脸色隐隐泛青。

    眼见着面前两人就要打起来,陆明琛眼皮一跳,上前一人一个手刀,劈晕了两人,然后连忙去追之前四处散开的其余人。

    剩下的人,离得不远的都被陆明琛及时救了下来,而剩余的,则是和落得了赵副将他们一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陆明琛目光扫过新增的尸体,面色沉凝似深潭,沉默着回到之前的地方,弯腰叫醒了刘三。

    “……将军?”刘三摸了摸后脑勺,一脸的迷糊,“我怎么在这呢?”

    陆明琛:“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?”

    刘三皱着眉头,“雾……我们跑进了雾里。”

    陆明琛:“……雾?”

    刘三点头:“对,一进浓雾中,我就看见了蛮人。”他看了一眼四周,见到躺在地上的同伴,急忙爬了过去,抬手探了探对方的呼吸。

    陆明琛叹了口气,“他没事。”

    刘三顿时放下了心,满脸疑惑道:“将军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?我刚才明明正和蛮族厮杀,怎么现在这里却没有一个蛮族。”

    陆明琛沉默了一下,才道:“应该这雾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刘三有些惶恐的望着四周缭绕的雾气,他听过南疆有毒雾,却没有想到南云这地界的雾气比南疆那边的,还要古怪百倍。

    “将军,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我要不要叫醒地上这家伙。”刘三不安地问道。

    陆明琛点了点头,看来迷雾的影响只是一时的,只要人再次清醒过来就不会受到迷雾的影响。

    不过,为什么自己没有受到影响?

    陆明琛沉思片刻,问道:“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?”

    刘三叫醒了地上的同伴李寒,听到陆明琛的话,摇了摇头,道: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刚才好香的味道。”李寒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,没说别的,先是冒出了这么一句话。

    陆明琛很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,目光转向了他,“味道?什么味道?从哪里来的,”

    是什么样的香味?李寒很是糊涂,摸了摸了脑袋,看陆明琛正盯着自己,猛地想了起来,“那味道正是大人你身上的!”说罢,还点了点头,仿佛在肯定自己的话一般。

    “将军,李寒这么一说,似乎刚才晕过去的时候,我也闻到过!”刘三急忙补上。

    陆明琛听得紧拧眉头,“我身上?”他低头看了看自己,寻找片刻,将目光落在挂在脖颈

    上的那根红绳上,这个红绳上挂着的正是之前太子长琴送给自己的护身符。

    放着护身符的锦囊是有香味,却与两人话中的浓香不符,陆明琛心有疑惑,然后把护身符解了下来,拿到了两人的面前,“可是这个味道?”
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,点点头,“是这个味道没有错,不过和之前的比起来,淡了好多。”

    陆明琛眼中划过沉思的神色,告诉了两人其余众人的方位,并嘱咐道:“你们去问问他们有没有闻到这个味道。”目送两人离开,陆明琛的视线落到手中握着的锦囊上。

    如果猜测没错的的话,自己和刘三几人能够脱险,不是运气,而是靠了自己妻子给的锦囊。

    可这个锦囊,不似俗物,她又是哪里来的?

    “将军。”思考间,刘三和李寒他们领着一拨人很快的赶了回来。

    一群人齐齐的向陆明琛请罪,脸上带着浓浓的自责与内疚,“是我们大意了,擅离职守,我们一群人自请罚罪。”

    陆明琛收回思绪,将疑问暂且压在了心中,颔首道:“回去领军棍五十。”一句敌军来袭的话,竟然引得一队人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逃。即使其中有这古怪的迷雾在作祟,但这些人逃跑的事实却无法更改。要知道,无论是哪一朝的军队,训练士兵以及制定的军规有所差异,但有一条却是永不更改的铁律,那就是临阵退缩者斩。

    只是这一次情况有些特殊,因此这些人是死罪可饶,然而这惩罚却是不可避免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有些感慨,果然是没有受过磨砺的新兵,如果换了陆家培养出来的那些将士,这个问题绝对不会出现。

    太阳高升,山谷中的雾气渐渐散了个干净。

    让人把地上的断肢残腿收敛,陆明琛心事重重的带着一群人回到了营帐。

    主帅和一队人消失了几个时辰,永康安一人在营帐中等得心急火燎,前前后后,不停的走来走去,等陆明琛掀开帘子进来,差点儿没迎面撞上。

    “将军啊!你可回来了!”永康安哭丧着脸,抱怨道。

    陆明琛嗯了一声,径自往里面走去,铺开了安城的地图,对凑近自己身边,一脸探究的永康安道:“去请胡将军他们。”

    大景将士现今驻扎的地方,是蛮族攻占安城的必经之地。而那迷雾遍布的山谷,可过可不过。

    陆明琛现在想做的,就是把蛮族那些带进这条沟里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,如果策划得当,不知会为大景省去多少麻烦。

    这次景朝中战场经验丰富的几位将军也跟了过来,陆明琛不敢托大,这件事情还是得跟几人商量一下为好。

    这一商议,就商议到了深夜。

    胡将军他们同意陆明琛大体上的计划,只是认为一些细节上还需要修改几人商量着,以确保无误,又用沙盘推敲了好几遍,这才算结束了谈话。

    送走胡将军,陆明琛坐在木椅上,手中拿着不久前刚送过来的信。

    一封是妻子报平安的家信,一封则是手下向陆明琛汇报京城最近的动静,末了还提到夫人正在找一把名为“焚寂”的剑。

    焚寂……陆明琛微怔,这名字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?

    陆明琛皱了皱眉头想了想,无果。

    想到姜清婉与自己夫妻三年,算起来,自己也未曾真正送过对方什么东西,再过几月就是对方的生辰,陆明琛思量片刻,在回信中最后添了一句“尽所能找”便把此事放了脑后。

    时间转眼到了八月中旬,丹桂飘香的日子。

    南疆传来大战捷报。

    景军使出添兵减灶示弱之计,将蛮族兵马骗至山谷,借用山上复杂的地形作为掩饰,设下陷阱,配合谷中迷雾出现的时机,不费吹灰之力,狠狠折杀了蛮族的元气。

    消息传回京城,景云帝龙颜大悦,下旨犒劳三军,并且还在宫中宴请了群臣共赏丹桂,一扫近日忧愁之色。

    夜色深沉,一灯如豆。

    帐中只点了一盏蜡烛,因此显得有些黯淡。

    年轻的将军坐在灯光下,手中拿着一卷书,难得的没有穿着冷冰冰的盔甲,长眉入鬓,一双桃花眼泛着犹如宝剑出鞘一般锐利的光芒,唇角携着一两分浅浅的笑意,昏黄的烛火投在他的脸上,像是柔光似的,化开了他身上近日来越发凌冽的气息,将他整个人都衬得温柔了几分。

    帐外灯火通明,人影幢幢,时不时传来高声谈论的敬酒声,伴随着阵阵的欢声笑语,烤肉的味道和醇厚的酒香交织着,香气四溢,空气中弥漫着胜战后的喜悦。

    “陆将军,你不和将士们一起庆祝吗?”坐在将军身边的人小声的问道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生得唇红齿白的小少年,一身青衣。衣服即便算不上华丽,然而衣服针脚细密,质地精致,绝非一般。那在灯光下隐隐浮现的暗纹更不是一般绣娘能织出来的东西,更别提这小小年纪的少年在军帐中的一举一动,好奇之余却不显失礼,处处彰显着对方出身不凡。

    “不必,我去了,他们只会不自在。”想到这群大老爷们在自己面前扭扭捏捏的模样,陆明琛不禁一笑,摇头说道。

    他翻了一页书,看向坐在自己身侧的小孩,轻而易举的捕捉到了他脸上的倦色,“随云,困吗?”他抬手摸了摸小孩的头发,放低了声线问道。

    原随云摇了摇头,竭力忍住自己揉眼睛的冲动,声音很轻地说道:“表哥,我想听你讲战场上的事情。”他仰头看着他,清秀的眉眼间是显而易见的孺慕之情,只是那双原本应该熠熠生辉的眼睛,像是蒙上了一层阴翳,透不出丝毫的光彩,让人不由得心生惋惜。

    少年依赖的模样不禁让陆明琛想起了自己的妹妹,又兼他目不能视,陆明琛心中怜惜更甚,抬手抚了抚了他的头发,温声道:“你先去床上躺着休息,表哥再和你说。”

    原随云闻言矜持的颔首,走到床榻前,自己脱了靴子和外衣,躺到了里面,双手交叠于小腹前,一双眼睛却依旧“望”向陆明琛的方向,模样极为乖巧。

    陆明琛闭眼听了听,复而睁开,叹气道:“忍字头上一把刀。”

    棋局渐渐凌厉起来,波云诡谲,若是有人旁观,一定会被这棋盘上的步步杀机惊到。

    六皇子的步步紧逼,每一子都像是猛虎扑食,势必要将陆明琛的棋子拆骨入腹,与他平日里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形象形成了明显了反差。

    观棋如观人,陆明琛知道,这是对方急躁了。

    他静观棋局,忽然冒出了一句话,“皇上最近可好?”

    六皇子沉默了一下,“操劳过度,恐有中风之嫌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说,陆明琛心里就有了几分明了,也难怪六皇子急了起来。

    六皇子蛰伏这么多年,也急了。那么被皇帝压制了多年的太子,又会怎么做呢?

    陆明琛盯着棋盘,而后缓缓落下一子,不动声色的吞下了六皇子的子。

    六皇子手中捏着一颗棋子,看着已经陷入了死局的棋盘,眉头渐渐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唉,娶了媳妇忘了兄弟,连一子也不肯让。”六皇子嘴上调侃道,皱紧的眉头也渐渐松了开来。

    陆明琛知道他这是想通了,颔首回道:“那是,兄弟怎么比得上枕边知暖知热的人。”

    六皇子嗤笑了一声,“爷我又不是没有媳妇,得瑟个什么劲。”说着,便把手中的棋子丢进了棋瓮里。

    “好了,就下到这里吧。”六皇子站起身,抬起眼问他,“要不要和我一起去醉春楼?听说哪里的如梦姑娘弹得一手好琵琶,才色无双。”

    醉春楼是京城著名的风月场所,消费虽高,但确实一众纨绔子弟、达官显贵最爱去消磨时间的地方。

    六皇子去得不少,也带过陆明琛去过那么一两次,说实在的,这京城著名的销金窟,在陆明琛这个现代人眼中看来没有什么吸引力,更别提他现在已经是有了妻子的人。

    这种地方,是非不少,还是能不去就不去的好。

    于是陆明琛就拒绝了。

    “正拜了个师父练武,就算了。”